开朗的人未必懂得搞笑,搞笑的人未必开朗。当你为了逗别人笑而竭尽心思时,搞笑可能会成为一件颇令人困恼的事。正如屏幕下的周星驰并不爱笑,喜剧大师罗宾·威廉姆斯因忧郁而自杀。欢乐给了别人,却把悲伤留给自己。
还好,这次凡人梦想家的主角脱口秀演员老王,不是这样的人。微信名叫老孩子,一名85后的单身女子,失恋不肯听悲情歌,而要去看喜剧让自己笑起来,从而爱上了脱口秀。想把更多的人逗笑。
起初,脱口秀表演对于老王还不是个梦想,顶多是个爱好。爱好是停留在,你不会去深究脱口秀和单口相声有什么区别?不会去解释这里的“脱口秀”翻译自英文的“talk show”,但意思更接近于“stand-upcomedy”。
但慢慢地,她发现脱口秀有文化,它不只是段子,它也有创作的套路,有它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她发现她竟然还有点这方面的天赋,于是迷上了写段子,爱上了演出。
掌握了套路,自认有天赋后,她开始把爱好升华成了梦想,梦想要站在舞台上,让更多的人听到她把自己的观点装进公式化的段子里。但爱好令人愉快,梦想却迫使你要奋斗。
在奋斗的过程中,她踌躇了,因为除了梦想,生活还有现实。天赋能变现的机会有多大?若真的把梦想和天赋变成养活自己的技能,初遇时的快乐会不会从此打折?报道中,没有透露的是,网络大红的一档严肃性辩论节目《奇葩说》也曾对老王发出过海选的邀请。但她最后选择擦肩而过。
她辞了职,却还在寻找出路,让梦想实现得不要那么功利,就像她身边那群广州香蕉脱口秀俱乐部的成员,不计成本地做着小剧场演出。他们想让更多人明白脱口秀的意义。那可不是捧着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看着电视窝在家里就能被逗乐的搞笑段子,他们更渴望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他们说那才是有氛围的。
老王说,下个月她在上海将有个600人在场的演出,心里美滋滋,但却还不敢肯定自己是否能算职业脱口秀演员。这个还在徘徊的梦想,大概才是大部分凡人梦想的真实面。
南都记者 叶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