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社会调查显示,超半数认为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图)-绿色频道-中工网

垃圾分类社会调查显示,超半数认为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图)-绿色频道-中工网

  (欧阳近人/制图)

  中国环境报记者蔡新华 实习记者 徐璐

  城市推广垃圾分类之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上海市一家权威调查机构近日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68.7%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目前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是“全民参与度不高”。

  这份名为“垃圾分类,真的这么难吗?”的在线调查,共有2000份样本总数,分男女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1000份。每个组别中,依据年龄25岁以下、25岁~35岁、35岁~45岁及45岁以上4个年龄段进行划分,每个年龄段占25%。调查要求每位受访者注明自己的学历程度和目前所处状态。

  1 垃圾分类得到大多数人认可

   男性高学历者认识较多,但退休人员中仅17%表示了解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推进我国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方案》旨在推动我国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

  对于这样一个制度,普通民众有多少了解?在回答“您了解垃圾分类吗?”这个最基本的单选题时,总体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知晓并认可垃圾分类。2000名受访者中,表示“了解”的占43.4%,其中,男性组占44.8%,女性组占42.0%;“略知一二”的占43.1%。

  数据进一步显示,对垃圾分类这件事,男性比女性、中青年比年长者、在职者比非在职人员,都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在2000名受访者中,从接受教育程度看,高中学历(含中专职校)228人,大专学历438人,本科1183人,硕士及以上(含海外留学人士)的有151人。数据显示,学历越高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度也越高,其中本科达到了49.1%,硕士及以上(含海外留学人士)达到了50.3%。

  同时,受访者中“在职”者有1475名,其中47.1%表示了解“垃圾分类”;而在退休人员中,表示了解的仅占17%。这一结果改变了人们以往的认识,即认为家庭中的长辈因常常承担更多家务,理应对垃圾分类有更多的了解,可实际调查中,他们的了解度并不高。

  关于“垃圾分类好处有什么”的探讨,68.4%的受访者表示,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处理,可促进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可见,人们对分类的好处也是有一定认知的。

  问及“对目前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如何”,10.3%的受访者认为“很好”,26.8%则认为“不好”,而超过半数高达56.6%的受访者认为“有待提高”。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进行垃圾分类的前提是公众对此有比较深入了解,而这些数据说明对垃圾分类的教育力度,及宣传知识的细化程度还需要加强。

  

1 2 共2页

上一篇:光华通讯社提示市民注意火锅麻辣烫水煮鱼等食品底料安全 下一篇:全班同学王俊凯最丑?女同学们颜值蛮高美丽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