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小百科|第三方支付工具兴起 银行受威?

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现金越来越少。除了去往个别不支持移动支付的场所,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已经不习惯携带现金出门了。

也正是如此,银行成为系统中最被看衰的部门之一,因为现金使用的减少,直接导致了大家对银行需求的降低。除了储蓄,人们的理财也越来越依赖这些三方平台。

这些都给银行的业务带来了不小冲击。但是,银行受到威胁并不是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开始的。

金融脱媒

过去交易双方要达成交易或者某一方寻求,资金通常要经过再到达另一方的手中,银行以媒介的方式存在于交易关系中。

但是,如果资金流动通过别的方式,能让资金的使用者获益更多,银行就逐渐不是人们的首选对象了。

资金流动绕开商业银行的这种行为,早在60年代于美国出现了,它被称为“金融”。当时的金融脱媒与今日的稍有区别。

那个时候的美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达,给企业融资与个人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把钱存入银行,收益低,二是从银行贷款,成本高。

“高”与“低”都是相对非银行途径比较而出的,因而,无论是投资还是筹资,很多人开始选择如基金,保险等其他方式去调用资金。

更大的威胁

事实上, “金融脱媒”给银行带来的这些威胁一直存在,只不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更加放大了这些威胁。

它们依托移动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别的理财方式,更便捷的使用别的投资工具,大大地扩充了“金融脱媒”的站队群体。

再加上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这些都不过是威胁的放大镜罢了。

上一篇:新华社:上海加强药品采购使用管理 下一篇:2019苏宁·爱德“足球1+1”“赋能未来”球员成长训练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