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资料片

  《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喝彩中华》《向上吧!诗词》……文化综艺在今年似乎进入了极盛期,数量增多、投入增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内容题材所限,商业前景面临极大的挑战。

  与《见字如面》第一季“裸奔”的状态不同,《见字如面》第二季不仅成功增加了冠名商,其他广告也在对外售卖三四天后即售罄。

  在导演关正文看来,《见字如面》第一季的“裸奔”是因为广告主对文化节目的影响力、观众规模都尚未建立起市场信心,“所以与其耗着去等广告,我们认为最好的就是先把节目做出来,生成广告商所需的必要数据。”

  而如今世易时移,《见字如面》等节目的走红,带动着《喝彩中华》《国学小名士》在第一季播出前就成功获得了冠名商的青睐。

  即悦娱乐表示,目前广告商在文化综艺的冠名上确实比之前要积极,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互联网金融产业、医药产业和汽车高端产业。因为这些品牌的受众主要以爱看文化综艺的、偏高端的中年用户为主,因此他们需要严肃的文化综艺来为他们背书,“但像一些主打年轻人的手机、快消品,其实还是会投娱乐性综艺。”此外,这些冠名文化综艺的品牌大多数也都是“新玩家”。文化综艺几百万到几千万的冠名费,与娱乐综艺上亿的投资相比,无疑性价比更高。

  但文化综艺的商业前景是否在未来有可能与其他综艺类型抗衡?

  业内人士给出的答案竟是不乐观。

  在关正文看来,文化综艺市场化仍具备题材的局限性。例如在同样的收视和点击数据下,广告商还是会优先考虑娱乐类综艺,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对文化综艺缺乏认同。虽然节目有价值,但对于受众范围,广告主仍心存疑虑,“即便我们拿到第一季很好的数据,广告主还会担心下一季是不是还有人喜欢。但娱乐类综艺只要有成熟模式,或者拉了一个足够漂亮的明星名单,广告主就认定你可以成功。即便这样的节目百分之八 九十是失败的。”关正文说。(张赫)


(责任编辑:李丹一)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点击进入东北新闻网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文化类综艺挺火问题是:钱呢?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上一篇:评论:综艺节目与其炒作“黑幕”,不如丰富内涵 下一篇:慢综艺成为新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