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强化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铜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制度+科技”手段,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民生监督查询平台”,构建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推进民生资金阳光安全运行,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思南县群众在查询自己的民生资金
“便捷”,“傻瓜”式操作零障碍
针对广大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确保群众使用无障碍,思南县开发“傻瓜”式查询系统,群众只要将自己的身份证放在机子上一扫,就可以进入查询系统了解到民生政策内容、民生资金发放、民生项目公示等情况。还可以通过民生诉求窗口,对一些民生问题进行在线咨询、投诉和举报。目前,该县已投入50余万元,在28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以及县行政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等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安装了民生查询机,便于群众查询。
玉屏工作人员在操作查询平台
“高效”,手指一点民情尽显
玉屏县通过“三屏两网”(电脑显示屏、手机显示屏、民生查询屏及民生公示网、民情系统网)现代网络技术搭建零距离民生监督格局,将民生政策、举办电话、民生监督工作动态等信息及时进行公开公示,群众只需到电脑、手机上点击专门网站,就可以了解全县各类民生政策、民生项目资金、实现了“手指一点、民生尽显”的社会监督格局。
在该县田坪镇便民服务中心,该镇纪委书记田维宽在指导群众使用查询机时介绍道“这个机子还具备了网络举报功能,你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信任的民生监督组干部进行专线举报”。 截至目前,全县69个村(社区)已录入各类信息900多条,公开了2014年以来20多项行业类别的民生补助类资金,充分利用民情系统内详实的民情档案、民情信息等,为民生监督组、驻村干部实施精准监督提供了便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透明”,实现民生资金动态监督
沿河自治县继续完善公开公示、电子系统、电话短信、网络舆情“四位一体”监管平台,实现民生项目资金动态监管。
公开公示,通过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网上公开等多种形式将民生项目政策、资金金额、发放标准、发放对象予以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民生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电子系统,将全县涉农资金金额、投资时间、使用情况、工作进度以及项目分解等录入电子系统,由各乡镇、各涉农部门定期进行监控,电子系统根据各地各部门监管录入情况自动评分考核,县纪委对考核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作为年度考核依据之一。电话短信,由县纪委监察局统一安排,制作“民生监督卡”,向群众公开民生项目特派组组长、副组长、特派员个人照片,联系电话,工作职责,及时受理群众来电来访和监督举报,对民生工作问题,做到“有事不跑腿,电话找纪委”。网络舆情,在“沿河纪委监察局”网站开设了“民生项目网上举报站”,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接受监督,受理举报,限期答复。(陈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