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深处干在实处

新年伊始,陕北的天气清爽而冷冽,万花干部培训学院里的“读书班”却热闹非凡。这是延安市领导干部新年上班开始的第一件大事,大家在“读书班”里为2019年的工作理思路,为群众致富奔小康谋出路。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解决问题。当前,延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学习就是要把成果体现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上。”这是2016年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在第一期学习读书班开班式上的一段语重心长的话。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要把理论知识学懂、学通,更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作为扶贫干部必须扑下身子,扎根贫困第一线同贫困户接亲戚,实打实的解决群众脱贫问题,我们总结出了延安扶贫25法,让全市2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延安市老区扶贫开发局局长朱东平信心满满地说。

初春的延安,严寒未退,在吴起县南沟生态度假村的天然溜冰场上记者看到,前来游玩的市民人头攒动。

“我在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我儿子也是公司的一名司机,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就6000元,比起以前务农种洋芋、种玉米的收入高多了。”观光车司机崔世民高兴的说。

崔世民因病,无法干重体力活,被评为贫困户。2018年,吴起县南沟村成立旅游公司后,老崔和他儿子都成了公司的员工,现在他家的光景真是越过越好。

“我们村依靠乡村旅游解决了8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人员的就业问题全部解决。下一步,我们要把全村的老百姓都吸纳进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南沟村第一书记张炜满怀信心地说道。

2017年,延安市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基本实现了4个100%,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100%参加大病保险,市域内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实现100%全覆盖,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基本达到100%。截止去年9月,全市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救助比列达到86.7%。

4年来的学习,已让延安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静思、明心让延安的领导干部有了工作思路、为百姓谋福的出路,现在的延安不仅是一个具有红色印记的城市,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地级市,让一个满眼风沙的黄土高坡变得绿意盎然,让百姓变得富裕洒脱。

“当前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深刻领会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上下一气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保卫战,不负总书记重托,彻底扭转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局面,为全面实现延安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延安市林业局局长王占金说。

只要把学习始终贯穿于工作实践的全过程,才能让延安改革创新的成果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真正的融合起来,永续发展。

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在2017年“学讲话、学准则、学条例、奋力追赶超越”主题读书班上讲的,“就是要督促大家把‘学’和‘做’结合起来,‘知’和‘行’统一起来,真正把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破解难题的过程,推动发展的过程。”

吴起县党畔村地处白于山区贫困带上,全村80户200多口人,没有一户人家庭有产业。高起东,是90年代村里唯一走出去创业致富当上老板的人,为了回馈乡亲,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他投资2500多万,通过土地流转把一座4000多亩的大山和村里土地流转过来,建起了一个大型家庭农场。

今年47岁的高起东打趣的说:“我是我们吴起县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所以我当时就发誓,我要把这座山变成‘花果山’让乡亲们一起致富,现在我做到了。”

2014年为了把这座只长草不长树的山种上树,他多方联系,最后在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政策、资金扶持下,他对整座山进行了整体绿化。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后,他又建起了100多亩的肉牛养殖基地,300亩山地苹果基地和200亩小杂粮种植基地,吸纳全村200多口人发展生态农业。

“儿个日子好过咧,一出门满眼绿色,农场就是一个‘花果山’,一年下来收入上万元,娃娃在城里上学,生活可美了。”村民程占孝高兴的说。

4年来,延安的领导干部在学习中,不断开拓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形成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工作办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

在2018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学习班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说:“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前进的道路上困难和阻力不少,破解难题的办法,就蕴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

黄龙县山岔镇锁子头村,由于地理条件好,种植玉米成了锁子头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民米志军家过去的生活过得也不如意。

“干死干活,收入不高,种植玉米效益不行。”米志军说。

前两年,全村48户,开始发展苹果产业,米志军家种植了6亩果园。去年,米志军把家里5万斤苹果送上了智能选果线进行“苹果后整理”,他家一年下来收入近10万元。

“现在好么,房子是砖房,吃的自来水,水泥路还有路灯,大家住得也离公路近,苹果也好卖。”米志军乐呵呵的说。

4年来,延安市累计建成选果线56条、冷气库102万吨、苹果专卖店331个,“延安苹果”品牌标准正式发布,苹果分批采收分级销售比例达到90%,2018年实现产值120亿元。

4年来,延安脱贫攻坚工作实现整体脱贫,延安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一批重大转型项目投产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建成,大唐热电双机双投,电力外送通道及电源点项目加快推进;224家新经济企业注册落地,江苏必康制药落户延安,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南泥湾机场正式通航,西延高铁开工建设,吴定高速建成通车,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延安大学新校区建成招生,北医三院托管市中医医院.....延安取得的成绩举不胜数,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截止2018年年底,延安市完成生产总值1500亿元,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148.3亿元,增长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速度创2013年以来最高,继2007年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举扭转连续九年全省垫底被动局面。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在2019年读书班讲话中说:“要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办好延安的事情,以实际行动体现‘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今年,读书班的主题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要防范政治风险和意识形态风险,二要防范经济领域风险,三要防范社会领域风险,四要防范生态领域风险,五要防范党建领域风险。学员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思考与探索,如何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学习成果转化到具体工作中。

“延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以学生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让更多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教育。”延安市教育局局长兰爱平说。

“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深入学习、老老实实地学习,才能实现延安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延安的文化旅游业更有温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东坡说。

非学难以“明道”。学习已经成为延安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当下延安正在经历着一场全新变革,产业转型升级,在以苹果产业后整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开创属于延安的转型之路。(当地供稿 贺彦朴) 

(责编:李志强、李浩)

上一篇:一年10万条“随手拍”!济南交警去年发放奖金71万元 下一篇:名仕快相(08483.HK)拟购自助数码快相机营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