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传承发扬湖湘传统文化,平江县启明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以“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3月下旬,平江县启明中学分批组织该校初中部七年级1000余名学生赴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根据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山。
深化素质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对教育工作来说,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青年,才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才能更好地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更好地投身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平江县启明中学主要负责人表示,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要坚持育人优先,把“立德树人 培养人才”作为根本目的,把“预防为重 确保安全”作为基本前提,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二是要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三是要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同时,保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规范性原则,要坚持育人优先,坚决杜绝以盈利为目的,将研学旅行变为企业和学校创收的渠道。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学旅行是新生事物,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理念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组织全校学生走出校门,贴近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和做人做事,这对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和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每次组织活动都精选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学校对每次活动的安全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安全预案,对行程安排、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出发前准备均做了周密的安排,切实做到培训演练先行,不培训、不演练,不出行,确保学生安全。同时,发放“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研学手册,让学生们对这次研学旅行的两个目的地——韶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有了全面了解,通过详细的介绍,做到以风景名胜、历史遗存、红色史迹为依托,以山水风光、人文历史、传统产业、民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类型多样、效果明显的研学旅行优质体验。
传承红色精神 培养爱国情操
正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和夏令营, 而是在旅行过程中研究学习。旅行让学习更有趣味,学习让旅行更有意义。为此学校就这两个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精心选取了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和现实教育意义的旅游景点,并为这一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相应的任务,确保广大同学们不虚此“行”。
本次活动事前准备充分,筹备周密,各项活动安排有序。活动开始前,学校给七年级各班发放《解读青年毛泽东》一书,让学生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有了深入的了解,各班级在此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和讨论读后的感悟,从伟人的事迹里汲取着青春的正能量。很多学生表示要以伟人的品质和精神为标杆,争做社会栋梁;各班还开展了诵读毛泽东经典诗词,学唱红歌等活动,将本次研学活动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3月22日和3月29日早晨6:30,参与活动的师生在学校集合出发,活动正式开始。上午9:30左右,大家到达韶山,整列队伍后,所有人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观看精彩的非遗表演。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以及湖湘优秀传统文化,让参观的师生们流连忘返。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出来后,学生们前往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举行敬献花篮、宣读学校誓词、朗诵毛泽东同志诗词等活动。在广场上的毛泽东同志铜像下,全体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主席铜像前,由学校领导代表全体师生敬献花篮。礼毕,全体学生齐声宣读启明中学誓词,并朗诵毛泽东同志诗词《沁园春·雪》,现场气氛庄严而肃穆,将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推向了第二个高潮。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近距离接触了伟人生活的足迹。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踏上了回程,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伟人足迹,感受并传承了红色精神,培养了爱国情操,拓宽了知识视野,发扬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公德意识,展示了启明学子的优良品质,家长们对学校举办的这次活动非常满意。( 何尧民 廖海波 凌令)